18.04.2025北京科吉環境技術發展有限公司
一、國際重大新聞
1. 美國總統特朗普1月20日簽署行政令,宣布美國將再次退出旨在應對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

圖片來源于網絡
聯合國秘書長發言人28日說,美國已通知聯合國秘書長,美國于今年1月27日退出《巴黎協定》。根據《巴黎協定》第28條第2款,美國退出該協定將于2026年1月27日生效。2015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達成《巴黎協定》。2017年6月,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美國將退出《巴黎協定》。2020年11月4日,美國正式退出該協定。2021年1月20日,拜登就任美國總統首日簽署行政令,宣布美國將重新加入《巴黎協定》。同年2月19日,美國正式重新加入《巴黎協定》。今年,美國總統特朗普就任當天簽署行政令,宣布美國將再次退出《巴黎協定》。
二、國內熱點事件
1. 2025年3月6日,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以下簡稱“自愿碳市場”)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CCER)完成登記。
圖片來源于網絡
此次獲得登記的核證自愿減排量由位于江蘇、甘肅等地的海上并網風力發電和并網光熱發電項目產生,已登記的核證自愿減排量共948萬噸二氧化碳當量,預計將在10年內年均實現溫室氣體減排約359萬噸二氧化碳當量。這是我國自愿碳市場建設取得的重要實質進展,對推動和激勵我國更廣泛的行業企業參與綠色低碳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三、國內權威發布
1.2025年1月10日 “國家溫室氣體排放因子數據庫”(第一版)正式上線
為貫徹落實《關于加快建立統一規范的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實施方案》《完善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工作方案》要求,生態環境部與國家統計局聯合牽頭建設的“國家溫室氣體排放因子數據庫”第一版現已正式上線運行。該數據庫作為我國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將為社會各界提供溫室氣體排放因子基礎數據支持,推動碳排放統計核算工作,助力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社會各界可登錄國家溫室氣體排放因子數據庫網站,查詢相關行業溫室氣體排放因子并參考使用。國家溫室氣體排放因子數據庫網站: https://data.ncsc.org.cn/factoryes/index
2.2025年1月15日 《工業產品碳足跡核算規則團體標準推薦清單(第一批)》發布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碳達峰碳中和重大決策部署,加快提升工業產品碳足跡管理水平,建立健全碳足跡管理體系,促進工業綠色低碳轉型,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市場監管總局近日聯合發布《工業產品碳足跡核算規則團體標準推薦清單(第一批)》(工信部聯節函〔2025〕13號,(工信部聯節函〔2025〕13號,以下簡稱《清單》)。
《清單》堅持系統推進、急用先行的原則,共推薦15項工業產品碳足跡核算規則團體標準,涵蓋鋼鐵、鐵合金、乙烯、陰極銅、鉛錠、鋅錠、工業硅、水泥、石灰、平板玻璃、陶瓷、鋰離子電池、手機等工業產品,為企業、機構提供統一規范的規則標準,支撐引導企業低碳改造,促進產業鏈和供應鏈轉型升級,增強綠色低碳競爭力。
3.2025年1月17日,生態環境部、國家統計局、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關于發布2023年電力碳足跡因子數據的公告》
在大量測算案例基礎上得出2023年度燃煤發電、燃氣發電、水力發電、核能發電、風力發電、光伏發電、光熱發電、生物質發電、輸配電(不含線損)碳足跡因子分別為0.9440kgCO2e/kWh、0.4792kgCO2e/kWh、0.0143kgCO2e/kWh、0.0065kgCO2e/kWh、0.0336kgCO2e/kWh、0.0545kgCO2e/kWh、0.0313kgCO2e/kWh、0.0457kgCO2e/kWh和0.0036kgCO2e/kWh,在此基礎上采用加權平均的方法計算得出全國電力碳足跡因子為0.6205kgCO2e/kWh。
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會同相關部門組織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常態化開展電力碳足跡因子工作。一是深化電力碳足跡因子研究,進一步擴大測算覆蓋范圍,豐富案例樣本,加強因子數據迭代,探索豐富電力碳足跡因子品種。二是持續更新發布后續年度電力碳足跡因子,提升電力碳足跡數據質量和代表性。三是加強國際交流,多渠道推進電力碳足跡因子數據國際互認,提升適用性和影響力。
4.2025年1月20日 生態環境部辦公廳 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 農業農村部辦公廳 關于印發《國家重點推廣的低碳技術目錄(第五批)》的通知
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大力支持低碳技術創新推廣,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生態環境部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農業農村部按照《國家重點低碳技術征集推廣實施方案》相關要求,開展低碳技術征集篩選工作,編制形成《國家重點推廣的低碳技術目錄(第五批)》,包括5個重點方向共103項低碳技術。
5.2025年1月21日 《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與報告指南 鋼鐵行業(CETS—AG—03.01—V01—2024)》《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查技術指南 鋼鐵行業(CETS—VG—03.01—V01—2024)》發布
為進一步規范鋼鐵行業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報告與核查工作,鞏固和提升數據質量,生態環境部依據《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于 2025 年1月21 日印發實施《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與報告指南 鋼鐵行業》,規定了鋼鐵行業企業的企業層級和工序層級核算邊界和排放源、核算要求及排放量計算、生產數據核算、數據質量控制方案要求、定期報告要求和信息公開格式等。指南的發布為鋼鐵企業納入全國碳市場打好了基礎。
關于鋼鐵行業新指南的要點解讀與納入全國碳市場的影響分析可移步(公司公眾號鋼鐵文章鏈接)觀看。
6.2025年3月7日 工信部發布《工業企業和園區數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設指南》
圖片來源于網絡
工業企業和園區通過數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設運行,實現對能耗和碳排放的精準化計量、精細化管控、智能化決策與可視化呈現,持續提升節能降碳管理能力,有效支撐能源利用效率提升和碳排放降低,促進綠色低碳轉型?!吨改稀肥菍I企業和園區開展數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設的指導性文件,包括四部分內容。
(1) 建設目標
通過數字化能碳管理中心的建設運行,實現對能耗和碳排放的精準化計量、精細化管控、智能化決策與可視化呈現,提升工業企業和園區節能降碳管理能力,支撐能源利用效率提升和碳排放降低,促進綠色低碳轉型。
(2) 業務功能
明確能碳管理中心具備能耗查詢、能源消費量和強度計算、能源消費分析與用能策略推薦、能效對標、能流分析、能效平衡與優化、用能與碳排放預算管理、碳排放核算、產品碳足跡核算、供應鏈碳管理、碳核查支撐、碳資產管理等功能。工業企業和園區可結合自身行業特點、實際需求等,確定開發建設的具體功能。
(3) 技術方案
為保障相關業務功能實現,明確能碳管理中心的系統架構包括基礎設施、數據采集、數據架構、模型組件、業務應用和互動展示六大板塊;對每項架構的具體內容做了說明。工業企業和園區應根據節能降碳及信息系統建設相關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政策要求等,開展系統架構建設并持續更新。
(4) 保障措施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工業節能管理辦法》等相關規定,從組織機構、管理制度、網絡和數據安全等方面提出工業企業和園區采取的具體措施,保障數字化能碳管理中心的高水平建設和高質量運行。
7.2025年3月17日 國家認監委關于發布產品碳足跡標識認證通用實施規則(試行)的公告 2025年第8號
《產品碳足跡標識認證通用實施規則(試行)》旨在規范產品碳足跡標識認證活動?!兑巹t》適用于由國家認監委統一發布的產品碳足跡標識認證目錄中的產品,其他產品的碳足跡標識認證活動可參照使用。《規則》明確了認證機構能力、認證人員能力、認證依據、認證模式、認證單元劃分、認證程序等關鍵內容。
8.2025年3月18日 國家能源局舉行綠證專題新聞發布會,發布《關于促進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市場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中國綠色電力證書發展報告(2024)》等。會議中提到:“明確重點排放單位電力間接排放不再納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管理范圍”。
9.2025年3月21日 關于印發《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覆蓋鋼鐵、水泥、鋁冶煉行業工作方案》的通知
圖片來源于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官網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覆蓋鋼鐵、水泥、鋁冶煉行業工作方案》旨在積極穩妥有序將鋼鐵、水泥、鋁冶煉行業納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覆蓋范圍。其中提出,2024年度作為鋼鐵、水泥、鋁冶煉行業首個管控年度,2025年底前完成首次履約工作。此次擴圍后,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預計新增1500家重點排放單位,覆蓋排放量新增加約30億噸二氧化碳當量,全國碳市場覆蓋碳排放量將從52億噸躍升至82億噸左右,占全國碳排放量60%以上,超過包括歐盟碳市場在內的全球其他主要國家和地區碳市場覆蓋排放量之和。
此次擴圍是從國內機制向國際規則銜接的戰略躍升,標志著我國碳市場建設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實現從3個“單一”向3個“多元”轉變,即從單一行業市場向多行業兼容市場轉變,從覆蓋單一能源活動排放向兼顧能源活動與工業過程排放轉變,從單一二氧化碳管控向多溫室氣體管控轉變。《方案》以制度創新為核心,明確交易節奏、交易要素要求以及市場間、行業間的交易規定,實現碳市場體系的關鍵突破,推動全國碳市場邁向規范化、規?;?、國際化的新階段。隨著《方案》的深入推進,全國碳市場將釋放多重戰略紅利:市場層面增強交易流動性和價格發現功能,構建完善市場化碳定價體系;產業層面壓實重點行業減排責任,推動低碳技術升級,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治理層面進一步夯實全國碳市場在國家碳定價體系中的核心地位,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進程注入中國智慧。
10.2025年3月27日 生態環境部辦公廳 發布《關于公開征集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方法學建議的函》
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方法學(以下簡稱方法學)是指導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設計、實施、審定和減排量核查的主要依據,對減排項目的基準線識別、額外性論證、減排量核算和監測計劃制定等具有重要的規范作用。為高質量建設全國統一的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鼓勵全社會廣泛深入參與溫室氣體減排行動,生態環境部開展新一輪方法學建議公開征集和評估遴選,并將常態化開展方法學建議征集和評估遴選工作,結合我國應對氣候變化工作需求,擇優分批次發布相關方法學。